第65章 失恋·游荡·捕鱼 (5 / 8)
食客们成群,大快朵颐,完全放飞自我……
吸引苏迅的,是伯牙音乐学院的宿管大爷,他以前是郊区白事场上的“大管家”,德高望重。谁家摊上了白事,必由他亲自出马,才能稳住局面。没有白事的时候,宿管大爷就放下“司礼”时的端严,摆个临时书场子,讲古说今――苏迅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是为了这个。
月亮躲藏在云絮中,迟迟不肯出来,星星稀稀落落,闪动着微弱的光芒。几个同学围拢在宿管大爷身旁,耐住性子,瞪大眼睛,就等他“书接上回”,将那“今古传奇”快快讲来。
宿管大爷盘腿坐在编织出“卍”形图案的芦席上,手持蒲扇,往大腿上一拍,那些鬼怪狐仙如闻号令,接二连三蹦出来,又将蒲扇一摇,苏迅感觉后背凉飕飕的,仿佛被看不见的鬼魅抚摸了一下,明明心里发怵,却还想继续听下去,莫名其妙嘛。
浮云飘然遮盖了村庄,眼前模糊一片,宿管大爷又讲起“槐树洞里能飞天”的故事吓唬我们,说以前村口有棵空腹的老槐树,又粗又高,四五个人合抱不拢。奇特的是,只要小孩钻进树洞里,就能两脚离地飞起来,大人们好奇,便钻入树洞一探究竟,这一探不打紧,吓出一身白毛汗来――洞顶盘据着一条雪花大蟒,正在大口大口吸气呢,原来小孩是被它吸起来的。
苏迅听到这里,发出惊恐的呻唤,宿管大爷微微一笑,安慰我们说,都别怕,这是条善良的蟒,非但不伤人,还为人们看家护院,是“土龙”,是“神蟒”,是祥瑞之物呢。苏迅发出一连串的惊叹,打心里想见识见识这条“神蟒”。
宿管大爷说,谁也没能见到它。白天里,小孩们钻进槐树洞里找,在扁豆蔓架下找,翻开瓦砾找,沿着河流找……找来找去,只与几条小蛇打了照面,并没有捕捉到蟒的影踪,“飞天”之梦更成了无法实现的虚妄。
宿管大爷说,“神蟒”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符号,人们借蟒编织出奇妙动人的神话,做为生于乡野的精神寄托。即便如此,我还是坚信“神蟒”是真实存在的,说不定哪一天,你会看到它飞过林稍,像一道闪电稍纵即逝……
除了听宿管大爷讲古説今,苏迅还爱到南都城东的古街溜达,各色人等,齐聚一街,颇有气氛。
这天,打河南来的哥俩,这哥俩都有刺青,老大胳膊上纹了两只海鸥,老二的是过肩龙,极其英武。他们手提铜锣,不徐不急地敲着,边走边吆喝:“玩‘八戏’了,快来看啊!”一个小女孩跟在后面,也吆喝着:“快来看啊,快来看啊!”。
大家都知道,这是提前造势,他们要等到晚饭后才开演,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早早出来占地方,那些后到的,就加楔插缝地往里挤,实在挤不动了,就爬到台子上或者二楼、三楼,反正不能让眼睛亏着。
人越来越挤,大高个像座铁塔,挡住了后面的矮子,矮子踮起脚尖,脖子伸得老长,恨不得插入云霄,还有站不稳的小孩,被揪扯的步子绊倒了,哇哇大哭,大人一把将其抓起,架在脖子上……
那辆载满演出道具的机动三轮车吸引了苏迅的注意,车体锈迹斑斑,上有五个率真朴拙的红漆大字:兄弟杂技团。一位头戴平绒黑帽的老奶奶坐在戏笼上,默默地抽卷烟,看样子,应该是这哥俩的老娘。老奶奶一刻不离地看护着这些看家的宝贝,目光炯炯,很是威严,苏迅只好打消了将道具拿来把玩的念头。这时,铜锣又敲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