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择址和营建人【十】 (1 / 2)
“的确!这点我想不了长老最是有发言权的,毕竟在我们之中,就他的风水玄术造诣最高了。”莫邪冲着不了道人笑了笑道。
“哈哈,会长是抬举老夫我了。不过就像张爷刚刚所说,始皇帝陵墓的确是因风水而取礼乐,能够布置这般庞大皇陵的人,老朽可是佩服不已啊!自愧不如咯。”不了长老捋了捋胡须哈哈一笑,似乎根本没有因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尴尬。
见状,莫邪心中暗自点头,这不了道人的心境还是很高的。之后,便是听闷葫芦继续道:
“溱王先祖及宣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溱王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黎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
《礼记》、《尔雅》等管理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
东汉《论衡》一管理载得更为明确:“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
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似乎亦是按尊长在西、卑幼居东的原则。
溱王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秦昭襄王、秦庄襄王和秦宣太后。
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作为晚辈的溱王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
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所以溱王陵园选在黎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嗯?闷葫芦,你的意思是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莫邪听出了闷葫芦话里有话,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但是他们却是并没有听出其中的门道。
“是的。”闷葫芦赞许的看了一眼莫邪继续道:
“其实我认为,溱王帝陵选址黎山北麓,脱离其祖父和父亲陵园而另辟新园的做法,是其一墓独尊思想的反映。
赢政完成统一大业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而将自己的陵墓独立出来,以显示其地位的特殊与尊贵。
此外,从风水堪舆学上讲,溱王帝陵南有黎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恰恰处于黎山北坡大水沟与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
位当渭水南岸三级阶地与黎山山地之间的台塬上,不但地势较东西为高,而且受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是一处极为理想的墓地。”
说完之后,闷葫芦转头看向一边的不了道人开口道:
“道长以为如何?”
“哈哈,张爷说笑了,老朽已经不是道长啦。不过张爷所说,倒是的确与老朽看法相同。”不了道人先是一抱拳,显得对闷葫芦极为客气,随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