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黄石天书再现 (2 / 3)
但据传,黄石公是溱王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溱王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
溱王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
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黎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
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
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可是如果真的只是这样,那我们......”阿宁听完莫邪所说的话,便是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话还没说完便是听见脑海之中传来了莫邪的精神传音,只是八个字便是让阿宁停下了继续下去的话。
‘人心各异,隔墙有耳。’
虽然阿宁不能够完全明白莫邪的意思,但是她明白莫邪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了,却用精神力给她传音,那就说明了莫邪不想让她继续说下去,因此她则是灵机一动改口道:
“那另外一种说法了,既然阿邪你说历史上的说法,那肯定还有别的说法吧?”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阿宁也!”莫邪调侃道。
“去死!正经点儿,人家问你问题呢!”阿宁娇嗔的瞪了一眼莫邪,这一番看似打情骂俏的配合却是很巧妙的将阿宁之前所想要说的东西掩盖了下去。
其他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但是不了道人和关帝两人可都是老不死的人精,见状,他们两人相视一眼,眼中一道寒芒一闪而逝,随后不了道人咧了咧嘴也道:
“是啊会长,快给老朽长长见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