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鹦鹉歌(下)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47 鹦鹉歌(下) (2 / 6)
        “调参数就像是在修剪灌木。”安东尼说,“但植物的长法和活人是不一样的。你要是不动手修剪,植物就会按照自己的规则去长,它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长得和动物一样,因为它有一整套独立的内在机制,光合作用,叶绿体,细胞壁……它和动物用的是不同的模型,我的意思是,程序和人用的是不同的模型,程序和程序之间也可能用了不同的模型。”

        “就像用不同的材料做动物雕像?有的是灌木,有的是陶土?”

        “对,就是这个意思。”

        “可它们没有思想,也不能像活物一样动起来。”

        “那没什么区别。”安东尼焦躁地说,“如果你做的机关足够精巧,你甚至可以让瓷偶唱歌或者弹琴……但它们并不真的像人那样理解自己的行为——我不是说它们不可能理解,重点是,它们理解的方式和人不一样。”

        “你说得好像程序的确能思考。”罗彬瀚奇怪地问,“咱们的技术已经进步到这种程度了吗?”

        安东尼呻吟了一声。“神经网络。”

        “什么?”

        “我是说人工神经网络——它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运算模型之一,是按照生物脑神经的信息传递方式复制出来。所有的节点关、次序、权重……这就是模型,或者说灌木本身。而如果你要给它个性,那只需要对它的外形修修剪剪,调整调整参数和环境,而用不着去动它的基础模型。实际上你也干预不了,因为那一整套机制太复杂了,那就是个算法版本的脑神经手术。我们做得到的还不如医生多呢,他们好歹有个正确的原型样本来当参考。可是不管怎样,如果你问我神经网络模型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能不能思考,至少我觉得它们能,只不过思考的路径和我们不一样。你应该知道的,现在他们说植物和鱼都会思考,那就没道理把算法的思考方式排除。”

        “你说是就是吧。”罗彬瀚心不在焉地说。他不确定自己完全理解了安东尼的意思,但这个从闹鬼开始的技术话题已经钻进了他的耳朵。“不过……我们是怎么把人的脑神经给转化成算法的?总不能是找活人解剖吧?”

        “我也不知道他们具体用了什么设备,反正他们设法抄了些人做决策时神经元会有的反应。这和实际的递质物没什么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在这个系统里活跃的部分怎么关联和分配权重就行了。不过我也听说过可能涉及到解剖学的神经网络模型……我记不太清楚了,有一个神经网络模型是用了猫的脑神经来模拟。”

        “哦?”罗彬瀚说。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忘记了话题的开头,直起身子聚精会神地盯着对面。

        “怎么了?”安东尼敏感地问,“我用错了什么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