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潜在危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6章 潜在危机 (1 / 2)
        张晓辰明白即便如此,首先,危险行星处于文专家监控下,能够精确预测行星的飞行轨道。在撞击即将到来时,也可以用相应的方法改变行星轨道。

        具体方案有几种。首先就是用机械力改变轨道,即发射人造体到太空后,把它调整到和行星平行,并使两者的相对速度为零,然后用机械力推行星一下,它就会改变轨道了。

        其次还可以用改变颜色的方式以改变行星轨道。如果原来行星是灰的,可以将它变成纯黑,物体的颜色可决定吸收热量的多少,轨道也会随之改变了。

        再次,爆炸法也可以实现行星轨道的改变。对于组成元素是铁质的、结构结实的行星,可以利用导弹或是核装置对其进行攻击,理想的状态是将它炸成一分为二的两部分,这样质量就发生了变化,轨道也就跟着变了。

        最后就是通过给行星安“太阳帆”,即在行星体表面上安装一台大型火箭发动机,或者一个“太阳帆”,把行星从地球的轨道上推开。

        如果一颗近地行星将与地球发生相撞,科学家可以使用核武器加以遏制。使用函攻击来袭行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其摧毁,而是改变行星的轨道。如果将其摧毁,来袭行星的致命碎片仍会坠落地球,给人类带来灾难。核爆产生的强辐射能够蒸发行星的部分表面,使其向太空喷射表面物质。这种喷射就如同为行星安装了无数个微型火箭,进而达到改变其轨道的目的。

        一些科学家认为使用核武器阻止行星撞击地球的做法有点“反应过度”,通过撞击行星的方式同样能够达到改变其轨道的目的。

        美国宇航局提出了所谓的“动力学拦截器”,这种方式就像用弹丸枪发射一个旋转的保龄球,用撞击促使行星偏离撞地轨道。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如果在预测的撞击前20年发射这种“保龄球”,时速1英里(约合每时1.6公里)的撞击便足以让行星偏离出原轨道17万英里,约合27.35万公里。

        给行星“上漆”也是一种应对方式,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可笑。这种方式利用的是太阳能轨道力学。在炎热的夏季,你一定会选择白衬衫,而不是黑衬衫,因为白色能够反射更多太阳辐射,而黑色则会吸收更多辐射。“上漆法”利用的便是这种原理。

        如果给行星的部分表面刷成白色,这些区域便会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更多“推力”,从而逐渐将行星推出原有轨道,与地球“再见”。“上漆法”使用的“漆”可以是浅色粉尘、白垩或者其他任何能够改变行星反射和吸收辐射比例的材料。

        给行星“上漆”可能不会吸引所有饶眼球,但在多种通过改变轨道应对行星撞击的方式中,太阳风能都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科学家可以派遣一艘飞船,负责为行星安装巨型“太阳帆”,利用强大的太阳风能让行星偏离原有轨道,进而防止其撞击地球。

        在科学家提出的一些设想中,太阳帆甚至可以进行调整,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远程操控。不过,很多专家对“给行星安装太阳帆”的策略产生质疑,因为行星一直处于翻滚和旋转状态,即使能够派遣无人飞船登陆行星,我们也很难架设起足以改变其轨道的太阳帆。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认为,一张重约550磅,约合249公斤的碳纤维网便足以改变类似毁神星,这样的来袭行星的轨道。这种“网”所用的材料能够起到太阳帆的作用,增加行星吸收和放射的太阳辐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