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错觉 (2 / 2)
进入主星序之后,中心温度高达700万度以上,开始发生氢聚变成氦的热核反应。这个过程很长,是恒星生命中最长的阶段。氢燃烧完毕后,恒星内部收缩,外部膨胀,演变成表面温度低而体积庞大的红巨星,并有可能发生脉动。那些内部温度上升到近亿度的恒星,开始发生氦碳循环。
在这些演化过程中,恒星的温度和光度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在赫罗图上形成一定的径迹。最后,一部分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气壳飞走,核心压缩成中子星一类的致密星而趋于“死亡”。
恒星的一切几乎都取决于它最初的质量,包括本质特征,例如光度和大,还有演变、寿命和最终的命运。
多数恒星的年龄在10亿至100亿岁之间,有些恒星甚至接近观测到的宇宙年龄—132亿岁。目前发现最老的恒星估计的年龄是134亿岁。
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通常越短暂,主要是因为质量越大的恒星核心的压力也越高,造成燃烧氢的速度也越快。许多超大质量的恒星平均只有一百万年的寿命,但质量最轻的恒星(红矮星)以很慢的速率燃烧它们的燃料,寿命可以持续几十到上万亿年。
由于和地球的距离遥远,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恒星在肉眼看来都只是夜空中的一个光点,并且它们进入到地球的光受到大气层的扰动,在人眼中看到就是恒星在“闪烁”。太阳也是恒星,但因为很靠近地球所以不仅看起来呈现圆盘状,还提供了白的光线。除了太阳之外,看起来最大的恒星是剑鱼座R,它的是直径是0.057角秒。
张晓辰知道人类对恒星的了解大多数来自理论的模型和模拟,而这些理论只是建立在恒星光谱和直径的测量上。除了太阳之外,首颗被测量出直径的恒星是参宿四,是由亚伯特·亚伯拉罕·米歇尔森在1921年使用威尔逊山文台100寸的胡克望远镜完成,约1150个太阳直径。
对地基的望远镜而言,绝大多数的恒星盘面都太而无法察觉其角直径,因此要使用干涉仪望远镜才能获得这些恒星的影像。另一种测量恒星角直径的技术是掩星:这种技术精确的测量被月球掩蔽时光度减弱的过程,依此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视直径。
恒星的尺寸,从到只有20公里到40公里的中子星,到像猎户座参宿四的超巨星,直径是太阳的1150倍,大约16亿公里,但是密度比太阳低很多。目前观测到的体积最大恒星是大犬座VY,体积约为太阳的100亿倍,质量达50倍太阳质量。
一颗恒星相对于太阳运动可以提供这颗恒星的年龄和起源的有用信息,并且还包括周围的星系结构和演变。一颗恒星运动的成分包括径向速度是接近或远离太阳,和横越空的角动量,也就是所谓的自校
径向速度是由恒星光谱中的多普勒位移来测量,它的单位是公里秒。恒星的自行是经由精密的体测量来确认,其单位为百万分之一弧秒(mas)年。经由测量恒星的视差,自行可以换算成实际的速度单位。恒星自行速率越高的通常就是比较靠近太阳,这也使高自行的恒星成为视差测量的理想候选者。
有时候独自静处的时候,张晓辰也会想起唐雨,为了能早一点再见到她,他就算再难也不敢往后退一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