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 (1 / 3)
古谚牵着八岁的顾言卿来到城门前,忽然被两个站岗的卫兵拦住“治安费十钱!哦,孩儿这么高也不了,二十钱!哟,伙子还挺俊俏!”完然后就向古谚身上瞅。
古谚见前面人都交过了,便也在怀中摸出二十个铜板来递与卫兵,卫兵接钱的动作忽然慢下来道:“你这背上的长条包里裹的是什么?”
“哦,是刀!治安费是什么意思?”古谚随便一答一问,以前可从来没见关口还收什么费。
“现在草寇越打压越多,只好下大力气清缴,前些日才接到公文,所以收些费充盈军备,女子不应使剑的吗,使刀的,而且是这么大一柄,很少见呐!”也许是新开张,卫兵耐心的解释了一遍,不过总是盯着古谚单裹背后的刀。
若是随手使用的兵器,江湖人都习惯直接竖背在身后或是直接手持,或又像官差挂在腰带上,方便抽拨入手,可把刀就这么死死裹了起来,确实着人好奇。
古谚可不想被大庭广众之下打开来瞧便立马道:“是夫君去逝留下的,也用不上,就寻思着把它卖了去。”
“哦?要卖?”卫兵忽然眼一亮来了兴趣。
坏了!还不如带了去送人呢!古谚心下一阵自恼。
“娘,爹的刀都生锈了,能卖几个钱,不如给我砍柴算了!”顾言卿拉拉母亲的手不好意思将刀见饶样子。
“呃!”卫兵闻言忽然失了趣色,不过还是有点不甘心,因为他就喜欢用刀,而站门的只发了手中长枪,军刀虽然也分着五六个等级,但最次的都没给配备。
“哎!顺子,干什么呢磨磨蹭蹭的,你看她们那一身梢,能有什么好刀,赶紧让过去,后面都堵一溜了!”旁边的同事有点不耐烦了,老是想捡便宜,在民间百姓身上能捡到宝吗!
那卫兵向古谚身后瞧了一眼,确实又堵了一大排在后面,而且还都急声急色着左右瞅,看看这边是怎么了,竟是堵这半都不往前动弹。
“走吧,走吧!”卫兵终于泄气收钱放行了,隔着三四个位置有两人,一人拿着折扇一人肩上扛着个油黑铁棒,看似力气不。
他俩一边向前翘脚望,一边推搡着往前挤,拿折扇的那位干瘦,面黄,洼沟脸,嘴上还不住的尖声尖气催促着:“快点快点,爷急着呢,都要尿裤子了,快点儿!”
后面那扛棒的大汉只望着前面咧嘴偷笑,还尿急!咋不急屎了呢!
没一会儿,他俩便也急赶慢赶的通过了关口城门甬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