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远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远方
  第二天两人被叫醒,两个老爷们起床时,都带着宿醉的状态。特别是老董,起来尴尬的要死,因为他抱着天明的脚丫子。美娟和阿菊一起来叫的,看到这个场景两个人哈哈大笑。搞得两兄弟囧态频出,赶紧起来洗漱想着去送孩子,结果,阿菊说“萍一早就将大丫和强子送去学校了,别担心了,你们赶紧上班去”

  两人一听,乐开了花,一来今早是不用送孩子了;二来老董最开心,现在在这里有了家人了,确实可以分担一些事情了。于是两人准备了一下,就各自出门了老董骑着车,难得的吹着口哨,在通往厂区的大道上,心情好的很。突然听见后面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天明开着车也追了上来,打了声喇叭权当是致意哥哥。老董侧身回头了看了眼,看到是天明,嘿嘿一笑,突然加速前进。疯狂的卖力的蹬着脚踏板,嗖的一下就冲的前面强子一看,在驾驶室里,哈哈一笑。却没有超过去,只是慢慢的跟在后面。车的引擎盖冒着热气,透过车窗前挡风玻璃,天明看着哥哥的身影。在笔直的多说什么客套话,先来了一巡。国庆坚持不让天明喝,让他以水代酒,把天明肚子里酒虫馋坏了。不过听到一瓶让他带回去,也就没再坚持。几杯酒下肚,场面就开始活跃起来国庆看差不多,首先挑起了话题“小吕他哥,上次他说你是手艺人。。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材料的,所以想一些废旧的材料。上次呢,小吕也给我说了,希望我能看看有没有什么多余的废料,或者合适的不用的木材可以给你的!我呢,不是个喜欢弯弯绕绕说话的人,以前呢这个木材早前是算我们家的产业,后来公社起来,就合起来作为公家的一部分。我有一定权利,但是公是公,私是私,在现在这个年代,我想还是要分的比较清楚。我相信你也能理解,我只能说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帮你。”一席话说出来,条条线线都说明白了,态度表明了,立场确立了,底线摊牌了“国庆哥,首先你能这样说,就表示你没把我们当外人,我这在这里个态,绝对不会让国庆哥任何违反组织纪律的事情。您答应帮我们,那就是把我们哥俩当兄弟看,我们就怎么也不会做那些让您难堪的事情。”老董此时举起酒杯,一口将杯中的酒干了个底朝天“我先干为敬”…。 手,不错,不错”像是见到喜欢的东西,不时的翻看和抚摸老董这时还傻愣愣的看着国庆,而天明明眼人,老吕赶紧对哥哥使了个眼色,然而老董却没发现老吕也不管了,想着为了哥哥拿下这条线。。就替老董做了一个决定“国庆哥,我看你那么喜欢,这个就送给你”

  老董一听,这是我结婚时候送给老婆的定情物,但是老弟说都说了,总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说不行,打了老弟的脸,天明这样做也全是为了他赶紧说“是呀,国庆大哥你喜欢,这个就送给你”

  “哈哈,心意我领了,但是你这个门扇按道理说,应该是一对门扇,两只鸳鸯应该左右分立,然后对应着门扣手。我说对吧?”

  “老哥,您真是行家呀”

  “呵呵,行家不敢,但是你雕刻的连一个门扣的位置,似乎都没打算留,两只雕在一块上,我估计应该是木料不够,想着做什么纪念,雕的单品把”

  这会把哥俩给惊到了,老吕听出来这个东西竟然是有纪念的价值的?而不是随便雕的呀,我这不是瞎做主做吗?;老董惊讶的是这个国庆哥思维真是不一般厉害,一块板子就能看透这背后的故事,赶上算命的了。…。 天由于两人男人都出去了,晚上就约好一大家自认去天明家吃饭。回到家的时候饭菜已经都做好了,一大家子人开始就坐下吃饭美娟将最后一个菜也上来,随后孩子们都赶紧夹着最爱吃的土豆炖猪肉。看着温馨的一大家子人,美娟却有短暂的失神。天明终于可以解馋了。。啧啧的嚷嚷着好酒。阿菊发现姐姐有点失神,用手怼了一下美娟胳膊“姐,赶紧吃饭,愣在哪里干嘛”

  “哦,哦,没事,吃饭”也拿着筷子开始吃饭本来老董没有注意到,被阿菊这么一喊,觉得美娟今天有点反常。但是饭桌上也没有多说,和天明喝了几杯,吃完收拾完,就回到了家中晚上,大概应酬一天,又和天明喝了几杯有点困顿。老董就先洗洗上床,等着妻子弄好。想着一会问问,但是眼皮不争气一会就闭着了。大概睡了那么一会,不知道过了多久,老董突然听到很小的抽泣声。练武的人五感都相对比较敏锐,转身一看,美娟背对着老董,蒙着头在被子里很小声的抽泣“咋了?美娟,受什么委屈了?”

  老董很心疼妻子,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让妻子受了委屈,还是妻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忐忑的问着妻子。…。 样的年代,为了相应国家的号召,一群热血的青年纷纷离开自己的故土,奔波前往边疆支援建设。那个年代是一种光荣的事情,但凡有儿女去支边支内,街道里都组织带着大红花宣传光荣家庭。看着同龄人都那么热血,美娟也和两个同学争着当进步青年虽然家里父母不是很赞成。。但是在大形势下,在女儿的执拗下,也只有放手让她去美娟在家排行老二,一家四个孩子,下面一个弟弟和妹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对这个女儿也是爱护有佳,母亲到还好,但是父亲最喜欢这个丫头。从小带在身边,那时候还没来上海,在浙东的渔村讨生活,后来随着大伯一家一起迁徙到上海来美娟就是这样,爸爸带着她近海去打鱼,海滩上抓螃蟹,那段时光对于她来说就是童年记忆里最幸福的日子。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看着广阔的大海,每天虽然过也的清苦,但是心是自由而静怡的后来来到上海,虽然是个大城市,但是感觉却没有了以前的快活和欢乐。全家蜗居在一处老旧弄堂的里面,那还是清了两家所有的积蓄才在一个大伯旧识的人家那里购得的。那时候刚解放不久,整个社会都在恢复秩序。…。 这些浅薄的道理,在经过这些动荡年代的父母,深深知道但是对于她来说,却也无法挥去那种压抑的感觉。每天进入狭小的弄堂,头上顶着各式各样的万国旗,裤衩,袜子,漫天飘扬着。一早弥漫着煤球炉子的烟雾,马桶里散发出的屎尿味道。。以及不太通气的阁楼上散发出的霉味,似乎让她有点不适应到不是说她是个娇贵的女孩,因为她没有资格娇贵,从小也是清苦中长大。但是渔村就是那种随便望去,就可以看见广阔的天空和大海的地方,不会像这个外表看起来繁花似锦的十里洋场,大部分人还是居住在弄堂里,想看到一丝清晨的阳光,都要找好位置渔村做饭也是要砍柴烧饭,但是在渔村,那是一种袅袅炊烟的景象,这里的一烧饭,那简直是大厨房,各种菜香味争相上演。经常你家如果炖肉,都不敢放在外面,一个弄堂的孩子都会远远的望着你。如果在渔村巴不得让你闻见,宣告自己在过好日子呢,真是整不明白城里人,一烧肉就在屋内烧干嘛?

  渔村没有马桶,都是草棚搭好的粪坑。偶尔路过相熟的人还蹲在那里打个招呼,这里都是小马桶,和铁皮的痰盂罐,夜壶之类,反正美娟的觉得好麻烦。…。 ,现在有能力好好过日子,丈夫好,孩子乖,想着想着眼泪又不争气的掉了下来。但是她没想过,天下父母那里需要这些,只要你能在身边,陪伴着他们,那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即使是,当时母亲极力反对,威胁要敢结婚,就要断绝关系,那也是怕自己的儿女遇人不淑。。或者给绑在那个大西北,没有归程之日。一切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充满善意,只是有时候做父母没有办法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意想了下,还是等老董回来再说吧。大概的收拾了一下,把三儿带着去大门口的集市买菜去了傍晚时分,一大家子一起吃饭,老董和天明说了这个事,问问能不能找到人买的到回上海的火车票。天明正好有个车队的兄弟家,是铁路局上,当晚就答应就给想办法。两夫妻对于嫂子要回去这事既感到高兴,也有些许的落寞,特别是天明父母和亲人都已经远离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家可探了老董看的出来天明的那些隐藏的情绪,拿个杯子出来要和天明喝一杯。天明笑着说“哥,不喝了,我拔两口饭,马上就去找他,否则他明天出车就不方便了,喝酒那时候都能喝,耽误嫂子回去那就是大事,而且日子也近了。”…。 想买点什么,想吃什么千万别省着,到这个礼拜天,我们去照一张全家福,你给带回去,也让爸妈看看孩子们都长什么样子。”

  男人的柔情,对爱她的女子就是冬天里那股温暖的清泉,滋润着心田。美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双手抱着老董腰,头枕在他的肩头上。。这似乎成了美娟最喜欢的状态。听着老董强有力的心跳,温热的嘴唇堵住了老董那干燥的嘴唇。此刻两个人心是融化的,情是融合的,不需要语言,通过肢体语言将那份爱意猛烈的交织在一起一大早,天明就跑来吃早饭,然后告诉已经拜托了对方,晚上回信。卧铺估计有一定困难,先看看能不能买张硬座,然后上去等后面再补个卧铺。毕竟那时候乌鲁木齐到上海的火车要行驶将近快四天四夜听到能够有办法弄到票,大家都很开心。然后又问了下时间,最好能赶着过年前前半个月走,也就是过几天的事。如果能买到大后天,也就是周日最好。老董把车票钱给了天明,然后下午天明又跑了一了趟。终于在傍晚时分,天明带了好消息,说是买到一张卧铺中铺,虽然贵了点,但是嫂子带着孩子坐硬座不方便。老董要把钱给补上,天明和媳妇死活不要,都是一家人。…。 。两个人都用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让大丫此时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受和感觉孤单了,弟弟妹妹走了,姐姐和哥哥还在天明此时启动汽车,两个妻子挤着坐在驾驶室挥手示意,老董站在后排的车上看着孩子默不作声,也挤出笑容来朝大丫挥挥手汽车启动后发出轰鸣,慢慢开始加速驶出家属院,大丫此时情绪再也控制不住,挣脱了肩膀上两个抚慰的手掌,奔了起来,泪水哗哗的下来了,但是却是咬着牙,没有叫喊。将对母亲的思念压抑的埋藏在心间。两个孩子一看大丫跑了都追上前来,但是汽车不大一会就走远了老董坐在车厢的背面正好对着大丫,能够看见孩子的举动,让他心里也不好受,只是他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也默默地承受着而美娟回头的时候,正好老董的背影挡着后面的窗口,才没让这个做母亲的心里多一道伤感的刻印此时美娟的心里不再是一个千里之外的远方,而是两个。一个是对千里之外的家思念,一个是要去千里之外家后对这个家的挂念。这让她感觉好心酸,现在自己无论身处何处,心里牵挂的人都在远方,不知那一天才有机会不再有远方,只有所爱的人都能近在咫尺,得到长情的守护。。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