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青河女侠 (1 / 2)
鸡笼镇原称织笼镇,本地人有做竹器的传统,街头巷尾好像见得最多的就是竹器,而编织竹器在当地有一个简称叫织笼,就有了织笼镇这个名字。而织笼鸡笼,又有了这个称呼。
这里是南海边沿,东南面是长长的海域。一座飞龙山宛若飞龙一样与海沿相向延伸,翠山碧海景色秀丽。
在此由东行二千余里就是有日出岛之称的扶桑岛。扶桑人顽荒未化,侵略神州之心不灭,在很多时候都会横渡重洋过来抢掠,侵扰沿海一带的被称为海盗。
扶桑又本是一荒岛,岛上土着居住于洞穴,文化水平甚低也没有文字,后来到神州来借鉴学习,才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
而他们也有一段极不光彩的历史,在他借鉴学习之地掀起血腥屠杀。
鸡笼镇很偏僻,但距离扶桑不远,加上海防薄弱,就成为扶桑海盗重点侵扰之地。他们上岸烧杀抢掠之后逃到茫茫大海,防不胜防也难以缉捕。
时当朝廷内忧外患,里面有帝位之争,外面有伊旦骑兵侵扰边关,更给了扶桑海盗可乘之机。
本来面对区区海盗,朝廷派兵出击是绰绰有余,但内战之下朝廷却生出了对内不对外之策,就是对外敌几乎一概不管,形成了本地抗击海盗的都是民间组织局面。
种种原因,让鸡笼镇的沿海如不设防,让海盗为所欲为。
百姓奋起反抗,渐渐在沿海的南北和中部的大河形成三股势力,也对对抗海盗形成倚角之势。
这三股势力分别为北面的飞龙寨,南面的海砂帮以及大河的青河帮。
飞龙寨只是依据有利地形守而不出,保护一方有限百姓,海砂帮虽然人数众多并堪称与海盗全面交锋,但不管是兵器还是武力都较海盗大大落后,大多时候只能以游击为主,少有阻挠海盗抢掠之力。
而唯一令海盗闻风丧胆的是青河帮,不但可以与海盗正面交锋,而且屡挫盗芒。
青河帮原来只有数百人,都是大河两岸的民众,对于海盗犹如蚂蚁对大树,除了做些通风报信与善后工作,对海盗难以形成威胁。
后来一位流落至茨蒙面女侠击退了领兵而来的扶桑三子之一的鸠山夫,并给群盗以重击,并在帮众的万般恳求下做了青河帮主,青河帮才开始威震敌胆。
这个鸠山夫是扶桑三位王子之一,师从扶桑第一高手牟沧江,武功极高,不没有习武之风的鸡笼镇,就是在各大门派踞立的中原也鲜有敌手,他在鸡笼镇出现就像是虎入羊城,肆意妄为!
而这位女侠擅使一把青河宝剑,不出十合就将鸠山夫杀得大败而逃。对阵时更是一马当先孤身闯进敌阵,杀的海盗溃不成军让其一度请求援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