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者崇拜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者崇拜 (2 / 3)
        所有人都有很多层面,镇蜀21年的韦皋在赫赫武功之余,也有与玉箫的“两世情缘”、与薛涛的离合聚散。

        不论这些记载于笔记中的情节是否属实。。带给我们的都是一个而有血有肉的多层面韦皋,而不是一个杀伐决断、合纵连横的韦皋。

        在唐与吐蕃绵延150多年的战争天平中,有两个堪称砝码的国家——吐谷浑、南诏国。

        这两个国家左右着河西陇右、剑南西川的战争格局,它们倒向哪方,战争天平便会相应倾斜。而南诏国的砝码性质,相比吐谷浑表现的更加明显。

        因为,青海甘南广袤的草原地形,更有利于吐蕃骑兵纵横。而川西群山耸立的地貌,对唐蕃两军都是种折磨,能否获得土著势力的支持,成了关键性变量。

        所以,唐蕃与川西诸羌间的关系,处于又拉又打、有合有离的状态。相比于散装的诸羌,体量更大的南诏,自然成了左右格局的主力。

        在此背景下,南诏从唐到吐蕃,再到唐的轮回,既左右两国军事态势,也成就了两头蛮的“美誉”。一、被吐蕃催生的南诏

        隋末大乱之时,隋炀帝所建南宁州废止,云南地区各部纷纷据山自立,互不统属。uu书库.uusk.

        定鼎关中后的李唐,马上开始重建云南的统治,毕竟川蜀与关中,怎么看都像前庭与后院的关系。

        在先后三次派兵招抚,重置州县的努力下,太宗时已基本恢复了汉晋郡县的规模。

        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说,川西至滇洱的诸羌部落,对唐朝形不成严重威胁,应以各按其状的羁縻关系为主。

        但唐朝是中原历史的豪劲时代,可这段豪劲岁月却不仅仅属于唐人。

        在李世民摧枯拉朽干翻东突厥的同时,松赞干布横扫了高原其他政权。

        两个巅峰时代迎头相撞的结果,是在之后150多年里。死磕了170多次。

        吐蕃向东的强势渗透,导致滇川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倾斜。

        两个霸主的掰腕子,让一个不起眼的小兄弟起飞。

        当时,洱海周边有六个相对较强的诏(王),河蛮人的浪穹诏(洱源县)、邆赕诏(洱源邓川镇)、施浪诏(洱源三营镇)、磨些人的越析诏(宾川县)、哀牢人的蒙嶲诏(漾濞县)和最南边的蒙舍诏(巍山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