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筹划反击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筹划反击 (4 / 4)
        对此情形,唐朝君民无不痛心疾首,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

        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

        平时安西万里疆,

        今日边防在凤翔。

        唐朝的西京凤翔府,就是今的宝鸡市,距离长安城的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吐蕃骑兵朝发而夕至。可见当时,唐军边防压力之重。

        为躲避吐蕃军队巨大的压力,宰相元载曾上奏代宗,建议“置中都河中府,秋杪[miǎo]行幸,春中还京”,以躲避吐蕃军队每年秋季必来的侵掠。

        所幸,大历八年(773)郭子仪在灵州大破吐蕃。大历十一年(780),剑南节度使崔宁又连续大“破吐蕃二十万,斩首万级,生擒一千一百五十人。”

        算是,堪堪挽住了危局,让元载置中都东逃的计划流产。

        但即便如此,安史之乱后,蕃军稳居上风,唐军苦苦支撑的局面一直得不到扭转。

        二、唐朝内部的政治诉求

        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李豫崩,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次年改元建郑

        德宗即位后,奉邪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对内严厉打击割据的藩镇,对吐蕃则采取怀柔的政策。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德宗即位,先内靖方镇,顾岁与虏确,其亡获相偿,欲以德绥怀之”,这基本上是德宗建中年间的内外方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