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朝堂又闹开了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朝堂又闹开了 (2 / 4)
        宝六年(747年),董延光上奏攻了取石堡城的计划,玄宗一见马上诏准。

        但因为石堡城地形险要“吐蕃举国守之”,唐军在调动董延光部之外,还命王忠嗣所部分兵接应。

        对此,王忠嗣故意拖延应对,迟迟不肯发兵。

        时任河西兵马使李光弼见状,匹马奔至王忠嗣大营相劝。

        “向者大夫以士卒为心,有拒董延光之色,虽曰受诏,实夺其谋。何者?大夫以数万众付之,而不悬重赏,则何以贾三军之勇乎?大夫财帛盈库,何惜数万段之赏以杜其谗口乎!彼如不捷,归罪于大夫矣。”

        王忠嗣对李光弼“彼如不捷,归罪于大夫矣”的告诫,淡然相对:“李将军,忠嗣计已决矣。平生始望,岂及贵乎?今争一城,得之未制于敌,不得之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假如明主见责,岂失一金吾羽林将军,归朝宿卫乎!其次,岂失一黔中上佐乎?此所甘心也。”

        王忠嗣不愿以“数万人生命谋一官职”的想法,令李光弼非常感动,他感慨道:“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

        但唐军在石堡城之下的挫败,最终还是将王忠嗣牵入了旋危

        宰相李林甫早就想对王忠嗣下手,作为一个以揣测帝王心术起家的臣子,他已深刻感受到了,李隆基对太子态度的变化。

        而作为日后留给太子的臂助,王忠嗣也早就不那么重要了。

        借着石堡城之败的影响,李林甫让人诬告王忠嗣与太子存有密谋。

        因为,王忠嗣曾对人,“早与忠王(李亨)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

        暴跳如雷的李隆基,马上将王忠嗣下狱,命三司详细审讯,几乎定为极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