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望黄台上,说古论今 (2 / 5)
张弘范叹了一声,道:“也是!贤弟只如云中之鹤,身旁又有四位如璧的美人相伴,当然是逍遥自在,快活无比。弘范虽贵为大朝世侯,却须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真的很难做人。”
辛青梅睁大眼睛问道:“咦,你已经做到了这么大的官,难道也有这么多苦恼吗?”张锡风在一旁笑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张弘范被张锡风一语道破了此时的心思,微笑颔首,和张锡风心照不宣地相顾一笑。
辛青梅也不知道他们打着什么哑谜,一双妙目在两人的脸上扫来扫去,她觉得这两个人此时真是莫名其妙。
原来,蒙古大汗忽必烈起初颇为重用汉人,他当年的金莲川幕府就是以汉人谋士为主。凭借汉人汉地雄厚的的人力物力支持,他在汗位争夺战中战胜幼弟阿里不哥,夺得大汗之位。但在随后的王文统李檀之乱中,他发现那些汉人世侯竟个个与李檀暗通款曲,成为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遂寻机将他们一一罢黜。
张柔张弘范父子虽在平定李璮之乱中立了大功,但此时也遭到猜忌,张弘范被史天泽参了一本,贬作了闲职,心比天高的他唯有长呼短吁,感慨时乖命蹇。
宋蒙战火重燃后,张弘范眼见满朝的文武皆非郭靖对手,这些年里蒙古朝廷耗费了无数钱粮,折损了大量兵马,却始终拿不下襄阳一分一厘,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他触景生情,吟起一首《木兰花慢》词,词曰:
“功名归堕甑,便拂袖,不须惊。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雪影弄阴晴。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浩歌一曲饭牛声。天际暮烟冥。正百二河山,一时冠带,老却升平。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张锡风不甚长于词赋,亦不通平仄格律,他只觉这首词大有出世之意,但依稀又能感受诗人功名不著,报国无门的惆怅。心道:“如果我家雪儿在这里,倒可颇为风雅的同他唱和一番,而我自己便是白给了。”
他又想:“管他三七二十一,既然人家念了诗,自己再不济,在旁边拍拍手鼓鼓掌,叫声六六六总没错的。”
当下他击节叫了声好,凭着记忆照本宣科地评论道:“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仲筹兄这首词的意境,殊不在晏几道之下。都说从古大英雄,必非无情者,今日小弟有幸拜读仲筹兄之词,更是确信无疑!”
张弘范哈哈大笑:“小兄弟实在是过誉了,令弘范诚惶诚恐!”
张锡风道:“仲筹兄的这篇佳作存在于天地间,实乃古今一奇。小弟愿将其抄录为副本,刊行成册,带着身边,日夜拜读。”
辛青梅见张弘范一副儒生打扮,丰姿隽爽,出口成章,却不失英气,心想:这张弘范虽然是蒙古大官,倒也是仪表堂堂。她这样想着,待觉察到不对时,颊上已经浮出了两片红晕,她在一阵燥热中低下头去。
张锡风没有去管辛青梅的表情变化,他见天色已晚,当下起身要告辞,张弘范揽着他的肩膀,笑道:“小兄弟,你是弘范平生所遇的第一知己,如不嫌弃的话,弘范愿意与你结为金兰兄弟!”
张锡风笑道:“仲筹兄何必又多此一举呢,咱们的郡望都是河间张氏,本就是同族的兄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