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乐舞于庭 (2 / 5)
张良凝视着前方,心知此次形势对于小圣贤庄来说十分的危机,想起几日前于大师兄的对话,张良不由得陷入沉思。
——“趋吉避凶,人之本性,祸福无门,唯人自取。”
——“大师兄误会了。此次刺杀并非……”
——“我知道不是墨家所为……蒙田远调北疆,公子扶苏只身留在桑海。李斯赵高名作辅佐,实则心意难测。一时间,罗网,阴阳家,墨家,流沙,道家,兵家,名家齐聚,而这次影密卫章邯又进驻桑海,一股股巨力不断汇入,桑海平静的海面下,已经酝酿期惊涛骇浪,一触即发。”
——“师兄明鉴”
——“海月小筑的此次刺杀事件,原因恐怕更令人思量,齐鲁之地与其他五国不同,秦一统天下,其他国家都是历经战伐而沦陷,包括子房你的故土韩国,只有齐国是不战而降,虽然屈辱,但也是齐鲁民众免于受屠戮之灾,比起其余地区,纷争不断,齐鲁之地相对平缓。所以这次刺杀很有可能不是国仇家恨,而是来自帝国内部。”
眼见李斯的马车停下,张良回过神来,跟随儒家众人也是走上前几步,随后,李斯和赵高先后走下马车。
李斯看到荀子后,似乎有些意外,但依然走上前去:“老师,你也来了。”
荀子并没有接话,只是淡淡道:“这次公子到访,李大人又多费心了。”
李斯丝毫不在意,而是淡淡的接着道:“李斯在野为儒家弟子,诸位都是我的同门师友。在朝为百官之首,普天之下莫为王臣。尽心,只是本分。”
李斯话音刚落,赵高有些阴柔的声音便是传来:“李大人只顾叙旧,也不为下官引见引见。荀况先生和齐鲁三杰名满天下,赵高,早有渴慕之心。”
伏念回道:“中车府令过誉了,小圣贤庄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那些虚名都之是世人误传罢了。”
赵高轻轻一笑:“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伏念先生是儒家掌门,想不到还深得道家真义!”
伏念等人瞳孔都是邹然一缩,赵高话中的言外之意,他们如何会听不出?正在伏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之时。
另一道声音又传来:“张三先生,人家在这里呢!”此人不是名家的公孙玲珑还有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