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望极天涯,谁在家(五)
其实,他应该早就发起进攻的,当他在他的对手仅有的一个可以对部队形成火力联防的小矮坡上埋设了无数的都没有对对手造成有效威慑的时候,他就应该发起进攻,当他发现对面有一个用反器材狙击步枪击落己方的便携式防空的时候,他就应该发动进攻,事实上,他所预想的战略计划并没有错,只不过,他的思想里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那就是,对面是一群根本就只是一群对他们的进攻根本没有得到丝毫预警的童子军,是一年到头在操场上练习武装越野,徒手格斗,很少参加实弹打靶,甚至连出战斗任务也只会误带防御型的木柄的二流部队,直到刚才飞豹战机撕开了天幕的乌云,将实实在在的和扔到了他们隐藏的阵地上的时候,他才明白,他,还有他的上级错估了对手的实力,而且,错的太厉害。
实际上,错误地低估对手的不光是他,整个中国军方上层虽对这场战役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太多的数字模拟和精确计算,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掌握了这支最精确的情报,以至于将这支轻型部队置于险地。
林虎等到他们发动总攻击的时候,经过对他们弹药倾泻量的初步计算,对方至少有两千到两千五百人,而且,他不光看到了那帮狂热分子手里举着他们经常惯用的蓝底星月旗,甚至还有分子的雪山狮子旗,以及一支奇怪的铁豹战旗,也就是说,这已经不光是分子搞出的心理战,而是一次由几支国内反华势力精心策划的一场联合向中国政府宣战的军事行动,林虎咬了咬牙,他将上述新情况如实地向上级做了汇报,于是,战争已经得到实质性的升级,西部战区迅速反应,立即抽调两个ztc99坦克师向这边集结,另有一个歼十一师可以随时投入使用,还有一个飞豹团,这是一次牛刀杀鸡式的军事行动,但它所产生的军事政治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它标志着中国政府向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原教旨主义正式宣战,同时也正告了世界上那些有奶就是娘,为了几个钱就敢进入中国内地帮助分裂分子对中国政府和无辜的人民开枪的雇佣兵,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别想制造什么大新闻,因为,如果他们敢挑战这个土地上的主人的权威,敢侵犯别人的生命权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同时,它也向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强国宣布,中国经过十几年的新军事变革,他所拥有的军事实力已经不是只可以被拿来为自己的政治资本服务和他们在闲暇时嘲笑的笑柄了。一个真正具备军事威胁实力的国家,舆论中反而不会有威胁的压力,弱肉强食,强权就是一切,可能这也是西方的民族劣根性所在吧!
但是,足够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他们必须凭借自己手里的武器坚持近三个小时,可是开战不到半个小时,他们的伤亡就超过了三分之一,更加有些吃不消的是,他们的弹药消耗量已经超过了一半,虽然整个山坡已经堆满了敌人的尸体,可是那些穿着雪地伪装服的却依然依然还有大半没有遭受损失。林虎再没有机会去开上一枪,他是现场最高指挥官,不可能再像是一个战地狙击手一样,潜伏在某个隐蔽的地方,等待着自己的目标出现,然后准确无误地轰上一枪,然后完成任务,他必须得对战场上的一百六十三名战友负责,何况,他还自作主张地留下了两个平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解放军还是这一方,他们都压抑了太久的士气,第一次的短兵相接就将这场战役最惨烈的部分毫不犹豫地展现了出来,但是,无论是林虎,是那个搞“”的大胡子,还是那个铁豹营的长官,他们都清楚,第一仗有着太重要的意义,如果林虎他们坚持住了,那么就可以得隙在战场上补充足够的武器装备,狠狠地打击对手的气焰,让战争的天平一点一点向他们倾斜,而任由攻占解放军的阵地,那么解放军将失去重火力的支援,解放军的主力也将被他们毫不客气地打散,到时候,零散的武装抵抗将不会对他们构成有效的威胁,只会剩下战场清理了,不到半小时,他们就可以宣布胜利了,但是,他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他们的重型武器都已经被突然降临的飞豹战机毁去了大半,他们没有足够覆盖解放军阵地的大口径火炮的压制性射击,他们没法对解放军用巨石和一台轻型火力突击车组成的防御系统的重机枪阵地构成火力威慑,他们更没有防空武器对付歼十和飞豹,他们只能等待机会,等到这几架死神能够暂时地离开一小会儿。
这是一场人数和火力绝对不对称的战争,解放军在上空巡航的一架飞豹战机和四架歼十轮流俯冲,用、机炮和不断地杀伤着一排一排冲向地面战友阵地的,阵地前沿,是无数经过精心设计改装具有了最大杀伤效能的炸出的大坑,t85式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45毫米车载三管转管重机枪,在这时发挥了他们巨大的威力,没有人能在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内抵挡得了这两种可以扫落低空飞行的战斗机大口径子弹,复杂的战争忽然变得简单了,谁能够在这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占有了优势,谁就是胜者。
这个时候,覃雁飞和宋剑则在敌人后方的一个极隐秘的地方潜伏着,保持着绝对的沉默,在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的作用是零,在敌人的后方,过早地暴露出身份会让敌人将全部的力量集中起来消灭他们。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