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黄龙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黄龙 (1 / 3)
        上古之时,天地鸿蒙,宇宙初开,女娲始造人。人初降世间,浑浑噩噩,心智未开。伏羲闻山岳湖沼之声,听万兽虫蟊之鸣,遂从神农氏说,取阳山之梧桐,阴丘之梓木,化三尺六寸。梧桐浑圆在上,梓木广平于下,合和成一。是为天圆地方之象。又取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嵌于木上,为十三徽征。封龙池,筑凤沼于内。采不周山之石精,置于右为岳山呈露。挟鸿雁之双掌,立于左为天柱雁足。再取女娲耳畔一百零八缕青丝,置五行与之上,遂成弦。琴之一物,始方成。伏羲以琴,演天地万物之音为乐,教化众人。人,始开化……

        黄龙堡是益州西部一个小镇,原不过四五十户人家,是从川东进入益州治所锦官城必经的镇集。若是骑马飞驰,出堡子西门一个多时辰,便可望见那蜀中第一大城的城墙戍楼了。堡子不大,仅有一条宽敞点的主街。街道皆由附近山中采出的长条青石铺成。路面蜿蜒曲折,伴着黄龙溪径穿镇而过。锦官城自后汉刘氏入主益州而立为王城。蜀王偃武修文,昃食宵衣,励精图治,予民休养生息,减免税负,广开商路。因蜀地四方皆崇山峻岭,天险环伺,均是易守难攻,外敌难侵。

        后世刘氏子孙秉承先祖意志,内政修明,外联诸侯,遂蜀中大治,竟成天府之国,富甲天下!这黄龙堡地理毗邻锦城,实为锦城的东门户,故其时官府在黄龙堡设驿馆、官厩,以便官役往来。随着商贾流通,镇上主街两旁,酒肆茶驿也日益兴盛起来。川东的官员、商贾进入锦城前大都会在镇上略作休息,礼正衣冠,洁身沐浴,点查行囊辎重后体面地入城。

        时光荏苒,到今日,镇上人家大部分早已弃农经商,做起食宿买卖,商馈往来人群。但凡锦城中举办大庙会、年集之类的大节日,城中人群可谓挥汗如雨、比肩接踵。位于城南昌益坊的客栈、酒肆无不因客满而谢绝新来的主顾。各家掌柜、伙计只好不断向前来投宿、打尖儿的旅客赔笑道歉,一时间坊内满是赔罪之声,颇为好笑。此外,还有一些凑热闹的寒门之士和做小生意的货郎、游商则是负担不起城中大店的一切开销川资的,倒不如在这黄龙堡留歇,多省下些盘缠,只是这样要为赶上锦城早市则需清晨闻鸡鸣而动,断没有住在城中安逸的。

        平日,堡里虽不像集会时人流攒动,车水马龙,但也颇为热闹。卖艺的、唱曲儿的、叫卖的也是川流不息,络绎不绝。街边的各类小店每日辰时已经挂帘开张,时常忙到了晚上酉时方能闭门打烊,这在神州其他地方的村镇是不常见的。

        半年之前,堡里来了位说书先生。他白日里就在堡子东头石桥下经营。一块绛珠色的麻布盖在一张长脚木案上,布的正面绣着“说古谈今”四个青色篆字,字已经斑驳残破不堪,很多笔画都缺失了,只余下些残影,这就是他的书摊。

        先生姓风,并非巴蜀人士,听口音似是来自荆楚之地,衣着气度也与普通买卖艺人不同,少了几分经营算计,却流露出一股与说书人本不相称的英武之气。晌午前,听书人少,他便说些神仙精怪的趣事儿逗弄下堡子里的孩童,有时兴致来了也会教这些上不起私塾,整日闲游的孩子几个字。午间饭刻过后街上行人多起来后便说些前朝先贤的事迹,博些彩头用以活计。所以风先生身份虽然是异乡客,但堡子里的人们大都还是很喜欢他的。

        黄龙堡毕竟只是个乡野小镇,官府没有设立官学。唯一的一个私塾是个落第秀才所办,那秀才姓杨,教授堡里总角小儿识文断字自然是毫无问题的,胸中也有几分学问,就是为人有些刻薄迂腐,或是经年累月,数十载寒窗苦读,却屡试不中磨成了这幅脾性吧。每逢杨秀才瞧见风先生教那些市井游童诵读《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入门功课,就酸腐的讽刺说其是“误人子弟”。他自己打心眼里觉得一个下九流的说书人为人师表实在是无稽至极。而风先生听到总是笑一笑,不置可否。

        自从风先生搭台说书开始,这黄龙堡内的游童便有了新去处。每日太阳方到辰牌,便已在风先生寄宿的小庙外等候。若是听闻先生要去周边集镇游历采风,或是阴雨天气无法铺摊开张,这帮孩童便垂头丧气失去了平日的活泛儿,连整蛊捣乱之事也兴趣全无了。这群孩子多是堡内客栈酒楼里小厮、佣人的子嗣,家中长辈平日甚是忙碌,也无过多余钱送他们进学,所以只要平日里不给父母添乱捅娄子,大人们也就任其游街串巷、放浪形骸。

        在孩子中,有一位名唤陆云安的颇为不同。他家中经营着一个既是当铺又是镖局的铺子。铺子名唤泰和,说是镖局,可远没有都会大镇之中那些镖局威风气派,平日里多是替些客商、游士递送家书信件。毕竟若有贵重物品,人们多是去锦城投大局子了。所以保镖的生意是大不如做当铺来的好了。索性泰和镖局也就兼营了当铺的买卖,成了泰和当。陆云安是泰和当大东家陆绍麟的二子,他原本有一长兄,其年仅两岁之时遭逢不幸,被拐子给携跑了至今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时过境迁,陆当家的怕旧事坏了家中气氛,惹夫人伤悲,很少提及长子的事情了,但私下里依旧打听寻觅不断。陆家虽算不上豪门深户,但在这黄龙堡上也算富有,家境若此的醉仙阁的张家,望云楼的刘家早早都把家中小辈送入锦城中的官学,期盼有朝一日考取功名,登殿入阁,位列朝班,好光宗耀祖。可这陆家却是任由陆云安整日在这迫隘小镇与游童闲晃,消磨光景,着实令堡中很多人们不解。

        一日,日头方升,天边朝霞烂漫,便已经有四五个孩童来到泰和当门前找云安一起去风先生那里听书。这几个小孩儿每天都来铺里找小少爷,店里的小伙计陆泰见到是他们,就转身到后宅去寻云安。

        路过花厅,碰见夫人的侍女水芸正向偏院厨房走去便道:“见到安少了么?”

        “未曾见到,想是还未起来呢,你自己去东厢房问便知。”水芸停下脚步答道。

        陆泰一听扭身便要走,却被水芸拦下说道:“哎,先别走。”

        “怎么?芸姐,还有事?”陆泰面带笑意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