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不希望自己被同化,因此我放弃了上网也就放弃了游戏,在仅剩还有半个学年的时间我更多的靠近陈烨和许佳伟,通过他们学习数学,尽量把我丢掉的东西再捡回来,顺其自然地度过了毕业考。
留级的现象很少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吴旭东就是我们班上留级下来的一个,不过这次毕业考是没有人留级的,吴旭东在小学毕业之后就选择辍学了,我倒是蛮开心他这样做,我的确不想再跟他在一个班上。初中的话我们也只能就近到宏安中学就读。想比我们的村子,宏安村就大得多了,总共可以分为宏一到宏六不同的区域,因此才把中学建到那。到宏安中学报道的人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在我们小学读书的时候每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我自然而然也就觉得在宏安中学估计也就一个年级一个班,于是我对是否会遇到陈小豪就有一点忧虑了,陈小豪可没有辍学,不过我倒是希望遇到陈烨跟许佳伟,可如果又遇到吴子源,思辰他们不也还是一样没有改变吗?
家里的产业随着镇上的不锈钢产业大潮的推进也开始蒸蒸日上,家里顾了三个工人,暑假我们自然是要在家中帮忙的,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工作和每天下午打篮球我便没事情可做了。在家依旧执行着买电脑时候跟我哥协定的电脑分配时间,每天早上如果起得早的话我会去爸妈的房间上网,打开QQ空间看看最近朋友们转发了一些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曾经被我丢掉的上网的习惯也重新捡了回来,只是时间变得比较少,每天下午4点到6点这段时间我会通过QQ联系到陈烨我们一起出去打篮球。
暑假的时间也过得七七八八了,暑假的晚上我爸总喜欢开着摩托带着我到镇中心那买苹果,彩塘的不锈钢工业不仅吸引来了很多外地来的农民工,也带来了许多外地来的水果商贩,他们每一天晚上都会拉着很多质量不错价格便宜的水果在镇中心那摆摊。我爸知道我喜欢吃苹果很喜欢带着我去,夏天的晚上坐在摩托车后边吹着风是蛮舒服的。我爸总喜欢在开摩托的过程中给我传输一些他自己的想法,他说:“读书的路就像拐弯,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拐,初中升高中也是一个拐,大学暂且不提。小学升初中这个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虽然有三所中学,但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就近选宏安就行了,跟相同的人这个拐其实是一样的。但是高中就不一样了,高中可以在镇上也可以去市里的高中,如果你能考上潮州市里的金山中学或者华侨中学,那这个拐弯就不一样了。在这拐弯的点拐好了,后面的路就全然不同了。”
“为什么?有什么区别吗?”我不解地问道。
“我说这个是想让你初中的时候好好读书,初中你就要面临你读书路上的第一个拐弯了,你哥上初中的时候我也跟他这麽说。”
我答应着,像这种说教般的对话,我一般都在似懂非懂中徘徊,留给我的只有答应的份。但我知道我爸妈,他们都是高中毕业之后就没有读书了,我爸当时上的也是镇上的叫彩塘第二中学,他并没有考上他说的市里的那两所重点高中,他是希望我跟我哥能考好一点。我想也是由于临近开学,他才会说这个吧。
回到家后我就着手开始收拾我的东西了,小学那些书或者作业本已经是用不上了,我就把那些书找了个纸箱装起来用胶带封好,重要的东西自然也是要检查一遍的,我找到了我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语文数学英语分别为95、82、92。语文和英语倒是在预料之中,数学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在成绩单的背后我发现了我的毕业证,上边有蓝老师写给我的一句话:珍惜三天,三块钱。可我并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办完入学手续的时候我便把这些用不上的材料都收起来了。
去办入学手续也是我爸开摩托带着我去的,宏安中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宏伟高大,到了那甚至会让我觉得失望。学校外边围着的围墙破烂不堪长满青苔,从围墙进去是一个沙地的操场,尽管在沙地上有竖着两根带篮板和栏杆的球杆,算是球场吧,但是在沙地上的篮球场并没有什么用。走进去之后我彻底的失望了,我上的小学起码还有六层楼的教学楼,有综合楼、电脑教室、水泥地广场等等。而这所中学什么都没有,两层楼的正方形的教学楼建筑,中间是所谓的中央花园,之外再没有其他楼了,面积倒是和小学差不多。在教学楼的四个角是楼梯,正门进去左手边靠楼梯的一个小房间是校长办公室,也是办理入学手续的地方,办公室的采光并不好,面积也不大,进去的时候阴阴沉沉的,里面摆着学校获奖的各种锦旗奖杯,以及一张办公桌,一张长凳,除此之外并无他物。草草办完入学手续之后我们便回去了,尽管我哥也上了同样一所中学,可我并没有听他说过中学的概况。
这次来也算是过来看看到中学的路该怎么走,路程比去小学远了一倍,但也是得自己踩单车过去的。报道那天也是,我照常去找了陈烨,然后我们一块去中学报道,报道当天在学校的事情并不多,完成分班之后就没了。我在报道书上边是2班,陈烨也是,我很庆高兴可以跟他在一块。到了指定的课室,黑板上写着“预分班课室”,而且我发现在这课室的人特别多,应该有50个人左右,课桌都是老式的双人课桌,桌面都早已破破烂烂,视野中的课桌尽然找不出一张有完好的桌面的课桌。我们于是随便找了一张便坐下了,等到班上的人几乎都坐满了,这时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开始点名。我四周旁顾,发现思辰,吴子源,林小华,许佳伟,陈烨,杨戟锋等等,几乎小学和我同班的人都在这个班里。
这个是巧合还是注定我要和他们在初中同班,我突然觉得有些失望,尽管我努力去摆脱他们,但最终还是在一块了,还是因为我只努力了半个学年到头来却改变不了什么。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