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集体修炼 (1 / 3)
木头在拖拽过程中,会频繁地抖动翻滚,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就在这种无规律的律动中,邵峰摸索出了一套应付的规律,悟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刀道。
随着修为的增长,邵峰的力量也迅速增加。他把拖木头,换成了顶木头,用刀扎进木头里顶起来搬运。起初,并不顺利。木头虽然相对规则,但却很难找到重心。重心不对,平衡无法把握,也就顶不起来。邵峰就象个疯子,一次不行十次,十次不行百次,久而久之,居然练成了一手绝艺,不管什么木头,一刀扎下去,便是重心所在,从无差错。
为了追求刀道,不少木头都被他扎得千疮百孔,掉价了许多。因此,也没少被队里人埋怨过。
邵峰的光辉事迹早被童柯这个传话筒一一灌输给蒙生。
邵峰搬木头是苦修苦练,蒙生就不同了。他力大无比,最大最重的木头到了他手里都能轻松应对。别人是一根一根地搬运,他是几根绑在一块搬运。别人是人在前拖,拖一阵歇一阵,他是人在后边拉,拉一下撒一会手,如此反复,效率奇高。具体地说,用长长的麻绳系在木头朝山下的一头,人站在高处,手里拉着麻绳的另一头,猛地用力把木头拉竖起来,再猛地撒劲,木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便哗啦啦朝山下滑去一大截。这样重复多次,木头便成功地被搬运到山脚下的河边。
这种搬运之法,看似取巧,实则对搬运者的体力要求极高。一根木头轻则五六百斤,重则数千斤,几根捆在一起,没有九牛二虎之力根本拉不起来。
蒙生的动作快如闪电,几乎没有间歇,木头滑了一阵刚要停下,又被他迅速拉起,重重摔下,直到跌入河中才罢手。从早晨到中午,蒙生没有歇过脚,六十多根木头被他一个人搬得干干净净。这效率,比三四十个普通人一起搬还要高。照这速度下去,不出三天,这一片的木头就会被他搬空。最苦最累的搬运工作解决了余下的任务就要简单的多,无非是把河里的“木伐”串在一起,顺流而下,运到月牙镇码头沽价待售。
真生猛,真厉害呀!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可蒙生若无其事,居然看不出半点疲惫。这等神力,只怕师傅他们见了,也自叹不如。
最开心的莫过于童柯。按照分工,由他负责把河里的木头捆扎成“木伐”,系在河边,避免漂走。捆扎工作虽然消耗体力不大,但春天的河水依然很凉,河中作业的滋味并不好受。蒙生在山上就把捆扎的工作给做了,他只要拿藤蔓把“木伐”系在岸边的木桩上就成了。
吃午饭的时候,没有发现三小的影子。童柯大声呼叫,却没有任何回音。
北脉处于瑶崆的北边,山并不是特别高,却非常广袤,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受山脉抬升作用,降雨非常频繁。因此,山中长年云雾缭绕,森林植被特别茂盛,是瑶崆最主要的产木区。密林之中多野兽,伐木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山麂、野羊、胡豺、斑狼出入。
童柯倒不是担心三个小屁孩被凶兽叼走,他们的狠劲早就领会过,寻常的豺狼不是三小的对手。他担心三小玩得太嗨,迷了路。在密林之中,迷路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即使是习惯在林中伐木的队员也不例外。往往一座小山头,就能让你深陷其中,难以脱困。
蒙生到是丝毫不急,席地而坐,闭着眼睛,独自修炼起来。
突然,一阵窸窸窣窣之声从不远处草丛中传来。童柯赶紧飞奔过去。蒙蒙探头探脑地钻了出来,满身都是草屑树叶,手里抓着只鹧鸪。鹧鸪已断了脖子,断口处还滴着浓稠的血。
第二个钻出来的是蒙一生,样子很是狼狈,身后拖着只狗大的山羊。山羊四肢被打断,肚上豁开个大口,肠子都露了出来,又偏偏没打死,粗重地喘着气,看上去格外残忍。
第三个出来的不是蒙生生,而是一只体型庞大的公狼。童柯着实吓得一大跳,握紧拳头就要朝公狼砸去。
“二哥且慢!”公狼居然开口说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