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五十八年江湖怨1 (1 / 2)
到了第三天上,六式洗髓金经已全部教完。冷无言见普祥真人有暇,便备了茶水,请他指点棋艺。几局走完,冷无言投子道:“前辈棋力高深,晚辈认输了。”
“是么?”普祥真人微微笑道,“你这小子什么都做得好,就是说谎做不来。”
冷无言赧然一笑:“前辈目光如炬。晚辈的确另有他求。”
普祥真人抿了抿茶:“求武当派援助抗倭义军?”
“是。”
冷无言神色肃穆,正要继续说下去,普祥真人却打断道:“道理我自省得。只不过,”他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神色,“武当弟子已不习武,除几个亲传弟子和松竹松石外,余人所学,不过文太极、混元炼气、太乙五行拳和寻常套路,强身健体,不做它途。至于武太极、太乙神剑掌、二十四字拳和什么六式洗髓金经,我想,便自我而绝罢。”
当地一声,棋子落在地上。
普祥真人看着冷无言,道:“我活了六十几岁,平生只有两件心愿,一是保得武当道万世传承,二是求得武学真谛。只是生不逢时。帝王要的是盛世伟业。百姓要的是清平安康。太祖立下军户制,就是为了这清平安康。”
军户出身之人,虽可习武持兵,按月领俸,不纳税赋,继任先人军职,但身家亲族都要造册登记,无论想做什么,都已有了顾虑。
“靖难后,朱棣为得到传国玉玺,逼死太子、皇后,灭方孝孺十族,重用锦衣卫,以严刑酷法逼迫忠良之士屈服,惨死狱中的江南官员不计其数,天下王族也不诚心服膺,是以永乐朝根基不稳。若你是朱棣,该当如何?”
冷无言一怔,心下有些发虚:“帝王心思,晚辈如何猜得透。”
普祥真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自顾自道:“说来这法子也老套,不过是奉武当道为国教,册封九大派为武林正统,借此安抚江湖中人罢了。但朱棣比前人高明之处,便敕命兵部组建勇武堂,举荐九派出身的军户弟子。个中用意,你可懂么?”不等回答,又叹道,“九派联手统御江湖,江湖各派依附九派名下,在外人看来,这是何等荣宠!但各派苦楚,又有谁知!”
冷无言似乎明白了什么,却仍是不自觉地问:“什么苦楚?”
普祥真人目视天际,缓缓道:“既是武林门派,挑选弟子便该看武德、根骨和悟性。可勇武堂举荐为官时,却不看这些……仕途中的事,你该比我更清楚。”他深吸一口气,接下去道,“如今九派中的世家弟子越来越多,呵呵,这掌门做得也便没什么意思,我们这群老骨头也乏了,只是舍不得放下那点祖宗的东西,便暗自约定,无论如何,掌门之位,决不传朝廷之人,只是……”他突然闭口不言,神色悲戚,“不知怎么,这个密约,竟被勇武堂得知。”
冷无言“啊”了一声,急道:“后来如何?”
普祥真人不急回答,却话锋一转:“你可知合欢教重出江湖以来,九大派为何不见动作?”
冷无言茫然摇了摇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