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各怀鬼胎各为政1 (1 / 2)
襄阳据汉水,守秦岭,虎视中原,遥望荆楚,自古为兵家必争。只是在这大明盛世,三丈高、四丈宽的城墙,和足足六十丈宽的护城河,已显得有些破败多余。大雪小雪后,已是农闲时节,漂泊在外的人也纷纷归家。城南官道边的茶棚里坐满了人,白雾从一张一合的十几张嘴里涌出,飘飘摇摇,散入冬风。
“要说咱这宣德皇帝还真了得,年纪轻轻就登基,登基就御驾亲征,亲征就平了汉王叛乱,咂咂,山东的兵祸可算到头了。”
“那是普天同庆啊。你可不知道,京师、山东、河南、南京、浙江,这两年为了迁都的事儿,早闹个底朝天了。阿弥陀佛,再若迁回来,我这匠户出身的哪能出来跑生意,工部的活计还做不完。怕是也要跟着什么唐赛儿、李赛儿上山落草啦。”
“汉王这瓜娃儿,有点意思。二十年前叔叔反侄子,二十年后又是叔叔反侄子,咱大明朝有点意思!”
“嘘!当心被官差老爷听见,抓你去当蟋蟀。”
“这当口,他们都在被窝里搂相好的,哪舍得出门。咳咳,说到蟋蟀,我还差着几只。”
“那有什么办法,皇帝老爷喜欢斗蟋蟀,咱们也就跟着捉蟋蟀啦。废话那么多有用吗?那些老爷们又不会因为你抱怨就不收蟋蟀了。”
“也是,也是,呵呵,他们还指望咱逮的蟋蟀升官发财呢。”
“兄弟们知道不?黑市上一只四寸金将军,已经炒翻三倍价格了。”
“哟,看您这位的样子,赚了不少吧?”
那人笑而不语,众人也不细问,各自议论开来,渐渐听不清了。冷无言一语不发,只在心中暗叹:“一人喜好,便可影响千万人的喜怒哀乐,扭曲千万事物的价值,无怪千百年来,竞逐权力的人积尸成山,流血成海,却仍是奋不顾身。”
一旁的林枫、盛千帆和凌雨然碍于冷无言身份,不便谈及国事,俱都默然。忽听一个尖锐清朗的声音道:“无量那个天尊的,道爷我又迷路了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蓝袍道人施施然而来。他身材中等,慈眉善目,一团和气,眼中还带了些许孩子般的调皮笑意。身边跟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小道士。左边的唇红齿白,面庞清秀。右边的浓眉大眼,骨骼粗壮。两人背上各背着七八柄剑,饶是冬天,也走得汗水涔涔。
那老道又自言自语道:“咱们该到襄阳西门,怎地绕到南门来?你们两个小牛鼻子绕得道爷头晕,当心回去挨你们师父的板子。”
清秀小道抹了把汗,嘀咕道:“太师父自己非要走岔路,却怪我们引错了路。”
老道一瞪眼,浓眉小道赶忙道:“太师父,反正都已错了,咱们先喝口茶歇歇腿吧。”道人“嗯”了一声,拍拍他肩膀,扭头对清秀小道瞪眼道:“看看,看看,还是你这师兄会说话。你也别总抱怨师父们不疼你。回去把《兰亭序》好好临了我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