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芜湖治下波云诡(3)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芜湖治下波云诡(3) (1 / 2)
        这人五十上下,头发花白,红光满面,伸出一根手指,摇头叹道:“你们这些江湖大豪,可令本府伤透了脑筋。”

        众人见他趾高气昂的样子,都有些气恼。凌雪烟更直接哼道:“这位大人是?”

        韩良平道:“这位是太平府黄大人。”

        黄大人看了看凌雪烟,微微一笑:“本府看你年幼,不与你计较。”

        凌雪烟还待顶撞,冷无言已道:“黄大人因何到此?”

        按常理,府卫和地方官除非战事,很少往来,像这样带兵浩浩荡荡结伴出城的情形就更少见。

        黄大人哼了一声,道:“表少爷,请借一步说话。”言罢转身便走。冷无言一怔,见韩良平点点头,便跟了过去。黄大人走出很远,才回身叹道:“表少爷,这个当口,您怎么不知避嫌?”他是宁海王府常客,与冷无言有数面之缘,年岁又长,说起话来并不客气。“中秋那夜,汉王起兵反了。”

        冷无言身子一震,急道:“现下朝廷如何?”

        黄大人向北遥遥拱手:“圣上不愧是随成祖东征西讨过的,上月二十一,御驾亲征乐安,已平了叛乱,该流放流放,该斩首斩首,汉王殿下被软禁起来了。只是,有人趁机参了赵王和其余诸王一本,说王爷们挟兵自重,既有汉王之事,便该有所警惕。圣上表面斥责上本之人,又派人去安抚皇叔,暗里却是要王府的三卫兵马。赵王从命了。如今,天下二十六王,手中还有兵权的全都闭门谢客,唯恐圣上哪一天也来‘安抚’几句。宁海王府虽无府卫,却有四大门派、三十万抗倭义军、百万沿海军民敬重。若非八月十五咱们都在海宁听潮宴,圣上绝不会单只‘安抚’赵王一个。您在这时候和武林城的人混在一起,岂非授人口实!须知圣上对勇武堂素来不喜,是撤是留,还未……”

        冷无言淡淡道:“朝廷削藩也不是一天两天。舅父手无兵权,若说他有反意,非有证据不可,黄大人不必担心。至于皇上如何安置勇武堂,都与我们行事无关。”

        黄大人迟疑道:“话虽如此,只是听潮宴所议之事……”

        冷无言目中精光一透:“黄大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黄大人点头:“黄某失言。只是,有一事,还请表少爷体谅。”他忖度着冷无言神色,道,“如今江南不太平,义军吃了败仗,倭寇常常劫掠到城下,合欢教又杀了那么多人,加上先皇驾崩,新皇继位,汉王谋反,百姓早都人心惶惶。刚才那声巨响,半个太平府都听到了。别说布政司、都司、按察司都要过问,锦衣卫的人说不定已在路上。这些人黄某委实奉陪不起。表少爷若带着这么多江湖朋友住在芜湖,让黄某怎么交代?表少爷那群朋友,似是不好说话的,若这中间出了什么意外,譬如殴斗,慢说黄某吃不了兜着走,王爷和表少爷也会遭人非议。”

        冷无言听声知味:“大人的意思,是要我劝他们别处落脚,不要进城?”黄大人连连点头,冷无言为难道,“他们中有不少伤者……”

        黄大人立刻道:“表少爷需要什么,告诉韩将军便可。”

        冷无言无法回绝,只得将这意思向众人委婉说了。游鸿冷笑道:“大哥,咱们就去周围村子落脚,我手下倒有几个弟兄,家就在这附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