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青山斜阳映红妆 (1 / 2)
在剑齿犀的胃里,古天居然发现了一块金属,有鹅蛋大小。当洗去上面的污垢之后,发现竟然是一块金属牌子。正面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鹰首,背面则印着一个刚劲有力的“孔”字。整个腰牌好象是银制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
“真是怪事,犀牛的肚子里竟会有这种东西。”
古天琢磨了一会,没什么头绪,于是拿着来到老者面前将牌子递了过去。
“姜爷爷,您看这是什么?”
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古天已经对这里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座小山村叫做大杨村。老爷子姓姜,单名一个朗字。女孩叫做姜婉宁,比自己小着一岁,年方十六。姜朗来自栖凤大陆的一个小国家,启越国。启越国也是连年征战,姜朗十九岁从军,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后来,姜婉宁的父亲姜宏飞,子承父业,也效力军中。不幸的是在姜婉宁很小的时候,姜宏飞在一次战役中以身殉国。姜婉宁的母亲由于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几个月后抛下几岁大的女儿,撒手人寰。
这可苦了姜婉宁。几岁大的孩子,父母双亡。爷爷又长年征战在外,只有一个奶奶相依为命。国内战火连连,缺衣少食。可以说,婉宁从小就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后来,启越国战败亡国。所剩的残兵败将作鸟兽散。姜朗也是匆匆回到老家,带着妻子孙女漂洋过海,远走他乡。在这个小山村隐居下来。姜婉宁的奶奶长年缺衣少食,本就体弱多病,再经过长途奔波,在这里刚刚落脚没几天,也与世长辞。
姜朗妻离子散,厌倦了世俗中的战火硝烟,一个人带着婉宁,定居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靠着侍弄着山上的几亩薄地和打猎为生。
姜婉宁从小就不喜欢女工刺绣,反而更喜欢和爷爷一起打猎。姜朗征战半生,本不想让婉宁习武。可是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姜婉宁将来也需要有自保之力。于是才在两年前教婉宁修炼武学。姜婉宁虽然修炼较晚,可是进步不慢,仅仅两年时间便已有了武士二品的修为。
当然这得看和谁比。若是和古天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可是要是和姜朗比起来,的确速度不慢。姜朗已经年过六旬,不过才是个五品武士。
其实,姜朗在多年以前就是五品武士。自从来到山里定居,姜朗的儿子妻子相继离世,使他心灰意冷,无心修炼。再加上每天除了种地狩猎,还要照顾孙女,所以修炼便荒废了下来。直到婉宁长大,姜朗才有了心思想要继续提升一下修为。可是年纪又太大了,修炼起来很难再有进展。于是姜朗的修为便一直保持在五品武士。
另外,姜朗一生止步于五品武士,其中的原因除了他自身资质平庸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他修炼的功法实在是上不得台面,只是一部军营里免费发放的最低等的入门功法。军队为了提高战力,士兵在军中可以获得一些修炼功法。但是比较高级的功法武技那是需要较高的职务和战功才能拥有的。象姜朗这样的普通士兵,只能获得一些最低等的修炼法门。可即使是这些法门,也足以让这些穷苦出身的新兵惊喜一番了。
功法的等级越低,修炼的门槛也就随之降低。为了大范围培养武者,军中都会选择这种可以让绝大部分人接受的功法普及下去,虽然难以有所成就,但也聊胜于无。
随着姜朗的实力不断提高,在军中的职务也提升到了一名校尉。他还是有机会获得相对好一些的功法的。可是更换一部修炼法门,必须要舍弃以前所修功法,从头开始。在战争年代,他可没有时间重新修炼。隐居之后,他更是对修炼失去了兴趣。所以这些年来,姜朗只会这种最低级的功法。他传授给姜婉宁的自然也是这种他修炼了大半辈子的垃圾功法。这样看来,姜婉宁靠着低级功法一年提升一个品级,这种速度的确不慢。
老姜头接过古天递过来的牌子,前前后后仔细的观察一番,缓缓说道:“这个牌子看起来象是块腰牌,也可能是一块令牌。腰牌吗,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着持有人的家室或者宗派。至于令牌吗,那是军队常用的东西。从做工上看,这块牌子工艺精湛,应该不是凡品。只不过不知为何牌子会落入兽腹。难道这牌子的主人被猛兽吃了不成?你是在何处猎得这头猛兽?可见到有什么异常?”
说到这,姜朗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我是在几十里之外的山中寻到的这头剑齿犀,当时它正在睡觉,周围并没有发现人的踪迹。”古天听完姜朗的话,也是感觉事情有些蹊跷。
按照姜老汉的说法,周围方圆百里,人迹罕至。如果有生人出现,而且还是颇有来历的话,的确是值得留意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