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唐傩的隐忧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唐傩的隐忧 (1 / 3)
        靖难之后,高宗唐傩驱逐楚国势力,斩武侯于辰水关,中成喆官拜天下兵马大元帅,唐傩为了彰显对中成喆的信任,把历代对兵马大元帅的监督制度都给取消了。

        早先兵马大元帅的带兵印信并不在自己手上,而是由丞相与君临城守共同封存于九城兵马司府库。丞相与君临城守有监督兵马大元帅之责。

        然而丞相费仲因“骁腾轻卫换将”之事,不得宠于唐傩,之所以还在相位上,不过因为唐傩还需要他身后的三千文官集团支持,中成喆本人又在对抗楚申之时接管了君临城守之权。唐傩便做了顺水人情,由中成喆自行保管大元帅带兵印信。

        只是再充分的信任也抵挡不住权利的侵蚀,中成喆虽然依旧对煜唐忠心耿耿,但是也开始谋划怎么让中成家在帝国的势力越来越强,成为任谁也不可撼动的存在!

        高宗唐傩随着病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而想要这个继承人顺利承国,就必须有中成喆的支持。

        按照道理来讲,煜唐的皇位应该传位给太子唐显。一来,唐显性格果敢刚毅,最有唐傩的风采。二来,唐显早就被选为太子,这么多年朝中大臣争相依附,早已经形成牢固的势力集团,如果另选太子,只怕会朝局动荡。

        但是唐显和中成喆不和却也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太子性格强硬,嚣张跋扈,做事不知变通,且早以国家继承人自居,对国政参与极深,把手伸到了中成喆的军队里。

        中成喆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有揽权的迹象。唐傩相信中成喆不会背叛自己,只是如何处理这复杂的君臣关系,做好最高权利的平稳过渡,却是摆在唐傩面前最大的难题。

        君临城,德彰宫

        德彰者,道德彰显之意。

        当年的闲散王爷唐傩已经五十多岁,满头华发,双目疲累,不时地有精芒闪烁,嘴唇因为长期吐血而显得苍白,颔下是一缕稀薄的胡须,他的身体因为病痛而变得瘦弱,眼窝深陷,颧骨突出。

        即便已经没有力气走出德彰宫,这个躺在床上的煜唐王朝最高权利统治者,仍然对身边的太监说道:“梳妆,更衣,朕绝对不能以病容见中成喆!”

        老太监黄忠佝偻着身子,满脸关心地说道:“陛下,还是躺着多休息下吧,昨天下了大雪,宫里虽然烧着竹炭,还是比平常要冷的。”

        唐傩看着这个陪伴自己走过人生大半,走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忠仆,罕有的苦笑一声,说道:“朕何尝不想躺着,可朕如果躺着,会有人不安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