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大战黑龙潭---白话4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龙大战黑龙潭---白话4 (2 / 4)
        心地善良的青龙,回头吸进上游的黄河水,转头慢慢的吐出来,流向下游,每隔一个时辰吸一次。

        这一举动让当地的老百姓看见了,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全部赶过来,肩挑手提搬运压在双龙身上的石头。

        壮观呀壮观,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一望无际,看不到边。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七八岁的孩童。力气大的搬运大石块,力气小的肩背小石头。真是不论年少,石头大小,各尽其能,搬运着双龙身上的石头。还有一对夫妻,肩膀上的扁担挑着石头,身后还背着一个吃奶的孩子,场面感天动地。

        青龙眼见动情,两颗亮晶晶的泪珠滴落在黄河水面上,顿时两道红光直冲云霄。百姓急忙跪地:苍天仙灵了。只望见这两道红光盘旋在这方圆十公里的上空,两道红光犹如千条彩带,在空中飞舞。大地颤抖,草木流泪,足足盘旋了有一个时辰。

        一阵雾气过后,黄河疏通了,双龙顺利游过黄河湾道。黑龙气不过,回头尾巴左摇右摆,这座高山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半截山体了。

        青龙感激百姓,每年干旱时节,都是前来行云小雨,保方圆百里五谷丰登。老百姓在这个半截山体上修建了龙王庙,年年祭神至今。

        百姓明白,这个是:行好积福带来的。一直传到现在,每年六月六,到黄河岸边燃烧香火,对天磕头。敬天,敬地,敬青龙。

        黑龙经过这一关,元气大伤。拍了拍青龙说:伙计,黑龙潭那边的事情需要我去忙活忙活了,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了,我不能陪你去了。说罢,一阵旋风随云直去,走了。

        青龙不能勉强,更不能强人所难,心里只有感激之情,不必言表。

        青龙是干什么来了,对呀,是黄河岸决口,黄河水泛滥成灾,查看灾情的么。就这么一想,得了,我还是干点正事吧。想罢,急忙顺黄河流向飞去。

        为什么黄河会决口呢?因为黄河水是从黄土高原冲刷过来的泥浆水,经过沉淀,河床连年增高。这就是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悬河的由来,虽然古人也是年年在修筑黄河岸堤,但是,古人的预测能力和防范能力,不能和现在的黄河管理局的水平相提并论。一旦这个河床增加到一定高度,再遇到大暴雨,黄河水就会从岸堤的薄弱处爆发冲出去,顺低洼河流而走。

        青龙一直飞到东海的黄河入海口查看,发现黄河入海不是一个入海口,分叉很多。只要是黄河岸堤一决口,整个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全部是黄河水。老百姓的庄稼都颗粒不收,就会出现成群结队的讨饭大军。

        青龙在这个黄河水泛滥区域的上空,盘旋了有一个时辰,想出来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就是把分支的黄河水路都堵死,只留一个大的河流,为黄河水主干渠。说干就干,青龙马上施展神功,增高岸堤,加深河道,疏通黄河水流。

        青龙不顾自己疲倦劳累,来回穿梭于黄河东西。每次从西部带到东海的泥浆就有一万吨之多,记不清多少次了,也记不清有多少泥浆冲进东海,只见海面多出一片芦苇荡。这片芦苇荡方圆百里之多,芦苇随风波动,犹如海洋波涛翻腾,土地肥沃。

        这个青龙正在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洋洋得意,周围转了转,感觉很好。同时也觉得自己有点累了,就在芦苇荡里睡了一会,想休息休息再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