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6章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1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36章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1 / 11)
        在李艳阳心中,静心庵是一片净土,一片不论年轮变换,无论时代几何都不会有所改变的净土。

        因为这里有一群忘记俗世纷扰,一心向佛的尼姑。

        就像古代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随任何东西而改变。

        那两年间是如此,在他到来之前几十年也是如此,而在他离开之后,也理应如此。

        但他不知道,有一个港商看上了这里,因为他们的勘察人员发现这里生长了一种他们需要的药材,这种药材极其难得,一般土壤都不好培育,所以准备承包这个山,来大肆繁殖这种药材。

        于是他们找到宁市政府,提出承包的愿望,至于原因自然是商业机密,没有说,承包的同时,会在宁市做些投资。

        一片荒山能换来投资虽然在今天看来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也不是哪片山都有这个待遇的,否则哪有那么多荒凉的山被闲置着,所以宁市政府非常欢喜,当即同意,一片荒山换业绩,还能发展经济,不干不是虎么。

        这静心山本来就是爷爷不亲姥姥不爱的类型,没有能靠上古人的历史,山不挺拔也不秀丽,连旅游都发展不了,所以要不是卖出去很多市委领导都不知道这上边还有个尼姑庵。

        考察的时候发现了尼姑庵,那市委领导也不觉得是什么麻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卖个山当然是市委说的算。

        但毕竟是寺庙,多少也不能太激烈,于是市委领导上山找到掌门师太,告知对方山已经卖给了开发商,这寺院得挪地了。

        掌门师太当然不能同意,十分激烈的拒绝了市委的提议。

        市委一看,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们一群尼姑去哪不是礼佛,非要站着山头干什么,以前不值钱也就算了,现在是金山,给你们用岂不浪费,但市委做事自然不能没有章法,因为惹起民怨不好,尤其当下时代,要是被人添油加醋丢到网上,那多少有些被动。

        于是他们开始查这个静心庵,很快,他们发现这个静心庵是个黑户!

        没错,但凡寺庙,大多都是记录在案的,也就是说要受国家承认的,尼姑还要领国家工资的,然后寺庙的位置也会得到相关批准,而这个静心庵却不是如此,他们不在记录上,而是挂靠在灵隐寺上的,这些的尼姑名字都在灵隐寺的头上挂着,还能领工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